星火牛
这是一组和平时风格全然不同的毕设。
但它不但收割了包括BIBF、Hiiiii等多个插画、设计大赛的奖项,还在第三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CIAC)中斩获大奖。
而独特又神似的皮影风格,复古而典雅的构图,有趣还丰富的元素与细节等,构成了文钰晨的参赛作品《李爷爷的花园》。
作品被组委会分享到社媒后,迅速获得了读者的喜爱,阅读过万,点赞收藏过千,甚至吸引到民间私立皮影文化博物馆的关注与好评。
拿下大奖的作品是如何构思?这样独具匠心的作品又是从何处获得灵感?怎样能将“皮影质感”做得逼真?
不如让我们一探究竟。
文钰晨
大家好呀!我是文钰晨,很高兴能在这里通过文字和大家见面!我刚刚结束了一年的休整,目前正在皇家艺术学院读硕士,最近还成立了自己的插画设计工作室。
01
“非遗皮影”斩获大奖
他刚毕业就展露锋芒
现代社会,皮影戏表演并不普遍,人们用以自娱的工具、方式众多,而明清尤为盛行的皮影戏则已变成了需要人们积极传承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爷爷的花园》系列结合了皮影戏的美术风格、造型语言,呈现了皮影匠人“李爷爷”游览一座由皮影构成的中式花园时的景象。
【 可左右翻页查看长卷细节 】
《李爷爷的花园》(部分)
正如终评评委尧立评价言:
“《李爷爷的花园》巧妙运用山石,空窗,游廊,花架等园林元素调度画面,呈现出形式丰富有趣,富有传统韵味的时空与叙事。配合民间艺术造型的引入与含蓄的色彩,营造了古朴又童真,奇幻而祥和的童话氛围。”
【 可左右翻页查看长卷细节 】
《李爷爷的花园》(部分)
文钰晨这组参赛毕设作品,就将设计、现代插画艺术与传统文化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C
据了解,《李爷爷的花园》是您的毕设作品,参赛作品就是节选于完整的绘本。您为什么选择绘本中的这几幅参加比赛?可否聊聊您挑选参赛作品时的考量。
文钰晨:《李爷爷的花园》主要灵感来源于苏州园林和中国神话,在投递之前我也犹豫了很久。
一开始我挑选的全是描绘园林景色的章节,但是当我把所有作品排版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构图有些太密集了显得有些杂乱和单调,我就加入了一部分构图、色彩搭配都更简单的神话部分插图来调节整体视觉效果。
我认为我在挑选参赛作品并不喜欢只挑选绘本最精彩的部分来进行简单堆叠,我更喜欢考虑总体的呈现效果。
《李爷爷的花园》全部参赛稿
C
《李爷爷的花园》除了在CIAC斩获大奖,同时期还入选或获得过不少展览及插画比赛的奖项,您认为《李爷爷的花园》脱颖而出的关键在哪里?是否也是您最满意之处?
文钰晨:我认为最关键的部分是我把中国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一:皮影艺术融入进了我的插画创作之中,皮影风格的加入让我的插画有了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风格,这也是我对整部作品最满意的地方。
《李爷爷的花园》绘本其余画作
C
您这组作品将皮影的质感表现得非常逼真。能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去塑造画面的仿皮影感的吗?比平时速写、绘画时思考的步骤更多了,还是更少了?
文钰晨:我在塑造皮影质感的时候主要从两个关键方向进行模拟。
首先是形态,我观察了大量的皮影实物后总结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形态要点,并根据这些要点去进行绘制星火牛,让作品首先从外形上就接近现实里的皮影。
其次是色彩,我学习了现实里制作皮影时使用的上色方法并将其沿用至我的创作中,让作品在色彩和质感也都尽量接近真实。
这比平时随性的创作步骤多了不少,几乎画面的每一处我都要先处理一次镂空,再上色好几遍才能完成。
C
皮影戏发源于陕西一带,兴盛的各类皮影也多在西北或正北方地区;但是《李爷爷的花园》是您在逛苏州园林时诞生的创作灵感,您是如何联想到用皮影戏的造型语言去“包装”这个梦中故事的呢?若是有意用国粹表达一个生活化的、平凡的故事,为什么选择皮影戏而非其它传统艺术造型呢?
文钰晨:我选择皮影的造型语言来诠释发生在园林里的故事的主要契机是成都博物馆的皮影藏品。
在展览入口处有几副被悬挂在半空中的皮影,其中有一副描绘的就是一大片的竹林,当博物馆的灯光透过皮影镂空处印在墙上时,那种复杂、精致的美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对皮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之后的调研中我还了解到皮影戏在表演的过程中会在人物皮影之外布置大量场景类皮影比如植物、建筑、山石,这些元素也恰好能构成苏州园林的大部分景观,所以我最后决定用皮影的艺术风格来描绘我的故事。
成都博物馆“皮影展厅”
《李爷爷的花园》细节灵感来源。
C
国风类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用中国传统艺术风格诠释中国传统故事,一类是用现代绘画风格重新讲述中国传统故事,最后一类则是像您这次一样采用中国传统艺术语言表现新时代故事。对于第三类,您可以分享一些心得吗?
文钰晨:《李爷爷的花园》也是我第一次尝试用传统艺术语言表现新时代的故事,虽然现在回看当时的创作无论是在文字上还是画面上都还略显生涩,不过这次创作让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格和发展方向。对于也想尝试用中国传统艺术语言来绘制作品的插画师们,我觉得从博物馆的文物中吸取灵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另外在学习中国传统艺术语言时,我个人认为也不用太执着于追求那种“一模一样”的视觉效果,融入自己的绘画习惯进行改造也许会让插画更出彩!
《李爷爷的花园》绘本其余画作
02
最重要的是拿出勇气
然后便是迈出那一步
大家想必还记得,文钰晨创作的《李爷爷的花园》系列,其实是他的毕设作品。
这组毕设所呈现的风格,事实上和文钰晨平时的画风不太一样。
平时文钰晨分享的大多是写生类内容,主打一个“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而这些“散装”作品,则是线条感较弱、色块较多的治愈系作品。
文钰晨·饮食主题
C
就您个人而言,创作此类作品是因为偏爱这样的风格吗?包括《李爷爷的花园》在内,为什么您很少使用“线条”而更多使用“色块”呢?
文钰晨:写生作品是我对自己的一种色彩训练方式,我大概每天会花一个小时左右来进行类似的创作,这种大色块写生能锻炼我如何处理画面复杂的色彩关系,训练我的色感,基本可以说是大色块写生帮助我构成了对色彩的理解。
此外比起线条,我个人也偏好用色块来绘制插画,色块可以让我不过分在意物体外形和小细节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调整画面整体呈现效果之中,在插画这件事上我一直坚信整体的重要性是大于局部的。
C
您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对画画产生兴趣的呢?
文钰晨:我对画画的兴趣起源于小时候对绘本里插图的喜爱,我特别喜欢《彼得兔》和《十四只老鼠》里充满了自然气息的插画。
动图为AI动画制作效果
C
据悉,您就读于北京印刷学院,那么您当时选择的是什么专业呢?看到您小红书简介第一行写着“皇家艺术学院”,这是您的硕士院校吗?
文钰晨:在本科时我就读的是视觉传达专业,主要学习书籍设计方向,这也是我在毕设时选择做一本绘本的原因之一。目前我正在皇家艺术学院的版画系进行硕士阶段的学习,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尝试更多的创作媒介。
C
因为《李爷爷的花园》您不但收获了许多奖项,也收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与鼓励。您之后会继续朝着绘制结合、嵌套中国传统文化语言风格的作品方向努力吗?
文钰晨:首先特别感谢大家的喜爱,这也是我第一次收获这么多的支持,特别感谢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一直以来的兴趣爱好之一,我特别喜欢研究中国传统瓷器、漆器、锦缎上的图形和花纹,我认为我在短期内都会一直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民俗艺术作为出发点来进行创作。
C
大概是什么时候发觉自己算是“摸到画画的门道”或“做得还不错”的呢?
文钰晨:其实在《李爷爷的花园》获奖之前我都没感觉到自己“做得还不错”,因为我其实学习的是设计专业,画画只是爱好之一,总觉得自己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只是个门外汉。不过在这次获奖后,越来越多的人和品牌方都关注到了我,我慢慢地开始觉得自己也许做得还不错?
动图为AI动画制作效果
C
可以分享一些现在都依然觉得受益匪浅的经历,或是十分有用至今仍会保持的习惯吗?
文钰晨:我认为对我帮助最大的还是照片写生训练,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海量练习”,几乎在那一年间我每天都会把一张我当天拍摄的一张照片画成一张大色块插画,它锻炼了我的构图能力、塑形能力、色感,几乎可以说全面提高了我的插画水平,这就是我的最佳秘诀。
文钰晨“鬼妈妈”电影海报插画练习
文钰晨的写生练习
在考古文钰晨的社媒时,发现早期的他会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大多还是黑白摄影。
C
您会通过摄影去锻炼自己的构图、明暗能力吗?您觉得摄影对自己绘画有帮助吗?
文钰晨:当然,摄影对我的帮助特别大。照片是我进行写生训练的参考对象,我那段时间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寻找适合拍摄的场景,我会第一时间去想象这个场景画成插画构图会好看吗?画面会有趣吗?或者这个场景的色彩我应该如何处理?毫不夸张地说,一年之后我几乎看到一个场景都能大概在脑海中想像出它变成插画的样子。
C
此次作品获得CIAC大奖,您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这次获奖是否有给你带来与参加其它比赛不同的体验或感受呢?
文钰晨:CIAC大奖是我从设计转到插画以来获得的第一个奖项,我真的特别激动和开心。这次获奖带给我了更多的关注度,我收获了很支持我的粉丝,大赛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让我更有信心去坚持画插画,真的十分感谢CIAC!
C
能否透露一下是由于什么机缘/出于什么原因,选择报名参加CIAC?
文钰晨:CIAC是当时我在社交媒体上发现的专业插画赛事,当时我完成了我的毕设,老师和朋友都鼓励我可以尝试投一些比赛试试,于是我鼓起勇气报名了CIAC。
C
可以为第四届CIAC打个call吗?还有什么想分享给本届参赛者的建议吗?
文钰晨:祝第四届CIAC举办顺利!!!各位插画师们大家也加油啊!!!你们可以的!!!要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一定会获奖的!!!
本文编辑:第三方阵营玩家
【征稿信息】
第四届CIAC征稿开始啦!
15w+奖金,四大赛道,大咖评委阵容
也许下一个插画新星就是你!
(点击下图查看征稿详情)
【赛事合作伙伴】
配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